漢字信息
[ 韋 ] 拼音:wéi
繁體:wei
部首:韋 部首筆劃:4
簡體筆劃:4正體筆劃:9康熙筆劃:9
拼音輸入:wei五筆輸入:FNHK
組詞:韋編三絕
漢字解釋
“韋(韋)”是“守衛”之“衛(衛)”的初文(本字)。在甲古文、金文中,“韋”字從“□”,從二“止”或四“止”,“止”環繞在“□”的四周(從二“止”的是省略後的簡體)。“□”是“邑”的初文,“止”是“腳”的象形,整字會意為人們在城邑四周巡邏。
另一種說法是,“韋”是“圍城”之“圍(圍)”的初文,也是根據其字形“四隻腳圍著一個方形”而來。圍我方之城為“守衛”,圍敵方之城為“圍困”,並與之相“違背”。皮膚或皮衣“包圍”著身體,故而“韋”有皮革之義。後兩種意思只是引申義,並非本義。不過也可能是純借音字,沒有意義關聯。
但是在古文字中,“韋”字所從的“止”大部分都是有方向性的,腳尖方向均為順時針或均為逆時針的占了多數,而沒有方向性的(2逆2順、1順3逆、3順1逆)以及拓片不清楚無法識別的,是少數。這種現象對“繞城巡邏(守衛)”的解釋更為有利。
後來,“韋”字被借作它用,久借不還,本義漸失,於是人們又加上“彳”和“亍”,以“衛”字來表達其本義(“行”是街道的象形,這裡理解成街道和行走都可以)。這與“復”到“復”,“各”到“彳各”是一個道理。
此字還有若干異體,如以“方”代“□”,以“人”代“□”等,都是一個意思:“方”不僅可以表示“□”的形狀,在甲骨文中,“方”有“國”的意思,甲骨文中的“某方”猶後世所言的“某國”,而“國”有“城邑”(城邦)的意思;“人”則也是要保衛的對象。
《說文》云:“相背也,從舛囗聲”,與其本義不符。這是因為許慎只見過從二“止”的簡體,而未見過從四“止”的繁體。
古漢語中的常用意義(均非本義):
〈動〉違背。
韋,相背也。……經傳多以違為之。――《說文》
五音六律,依韋響昭。――《漢書·禮樂志》
〈名〉熟皮,去毛熟治的皮革。
獸皮之韋可以束枉。戾相違背,故藉以為皮韋。按,熟曰韋,生曰革。――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
韋,柔皮也。――《字林》
〈名〉皮繩
無待韋弦。――《王文憲集序》。註:“韋,皮繩也。”
〈名〉計算圓周的量詞,通“圍”。
是日大風,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。――《漢書·成帝紀》
〈名〉古國名,豕韋的簡稱。春秋時衛地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滑縣境內。
韋顧既伐,昆吾夏桀。――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
〈名〉姓。
古籍解釋
康熙字典
【戌集中】【韋字部】韋 ·康熙筆畫:9 ·部外筆畫:0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宇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非切,音幃。《說文》相背也。從舛口聲。獸皮之韋,可以束枉戾相韋背,故藉以為皮韋。《廣韻》柔皮。《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》以乗韋先。《疏》乗韋,四韋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司服》凡兵事,韋弁服。《儀禮·聘禮》君使卿韋弁。《注》韋弁,韎韋之弁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讀易,韋編三絕。《楚辭·卜居》將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,以挈盈乎。
又《前漢·郊祀歌》依韋響昭。《注》師古曰:依韋諧和,不相乖離也。
又國名。《詩·商頌》韋顧旣伐。《箋》韋,豕韋,彭姓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在商為豕韋氏。《注》豕韋,國名。《一統志》直隷大名府滑縣,古豕韋氏之國。
又豨韋氏,古帝王號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。
又不韋,縣名,屬益州郡,見《前漢·地理志》。
又姓。《姓苑》出自顓頊大彭之後,夏封於豕韋,以國為氏。
又通圍。《前漢·成帝紀》大風拔甘泉畤中,大木十韋以上。《注》師古曰:韋,與圍同。
又《集韻》胡隈切,音徊。本作回。詳囗部回字注。
演變過程
韋的書法
韋的書法